苏秦一开始倡导连横的战略他游说秦惠王说“大王的国家西面有巴、
苏秦一开始倡导连横的战略,他游说秦惠王说:“大王的国家,西面有巴、蜀、汉中等地的富饶物产,北方有来自胡人的贵重兽皮和代地的良马,南边有巫山、黔中可作为屏障,而东方又有崤山、函谷关这样坚固的要塞。土地肥沃,民殷国富;战车万辆,壮士百万;沃野千里,积蓄充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是上天的府库,真正雄霸天下的强国。凭着大王您的贤能,国内士卒与百姓的众多,战车、骑兵等强大的军事储备,兵法和谋略的运用之妙,完全有把握消灭其他诸侯,吞并天下,称号帝王统治全中国。希望大王能考虑一下这件事,允许下臣陈述自己的方略。”
◆战国·银首人俑灯
秦惠王说:“寡人听说:羽毛不够丰满的鸟儿不可以高飞,法令不完备的国家不可以奖惩刑罚,道德不崇高的人不能统治万民,政策教化不顺应天意的君主不可以号令大臣。如今先生不远千里来到秦国,登庭指教,但寡人认为,关于军国大计,最好还是等将来再说吧!”
原文>>>
苏秦曰:“臣固疑大王不能用也。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尧伐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伯天下。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古者使车毂击驰,言语相结,天下为一;约从连横,兵革不藏;文士并饬②,诸侯乱惑;万端俱起,不可胜理;科条既备,民多伪态;书策稠浊,百姓不足;上下相愁③,民无所聊;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辩言伟服,战攻不息;繁称文辞,天下不治;舌弊耳聋,不见成功;行义约信,天下不亲。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常欲佐而致之,其势不能,故以战续之。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橦,然后可建大功。是故兵胜于外,义强于内;威立于上,民服于下。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④,制海内,子元元⑤,臣诸侯,非兵不可!今之嗣主,忽于至道,皆惽于教⑥,乱于治,迷于言,惑于语,沈于辩,溺于辞自此论之,王国不能行也。”
注释
②饬:同“饰”,巧饰。
③愁:怨恨。
④诎:屈服。
- 衣服沾上顽渍怎么办?巧去衣服顽渍的方法[图]
- 古代大诗人就很注意每一作品的“发端”(就是起头)有的飘忽而来[图]
- 尚书王天华取媚世蕃用锦罽织成点位曰“双陆图”;别饰美人三十二[图]
- 西江月鹧鸪天望江南青玉案 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临江仙 送钱[图]
- 光目闻说知母无疑哽咽悲啼而白婢子既是我母合知本罪作何行业堕于[图]
- 通过各个击破在给予右贤王及单于本部沉重打击之后集中最大优势的[图]
- 以故汉追及之按史公极力突出项羽被追及的偶然性以寄托其无限同情[图]
- 丹书铁券始于汉高祖时期最初为一种身份和爵位的象征免死金牌的确[图]
- 司徒官名掌管民政与教化司马官名掌管军队师旅泛指军队古代军制以[图]
- 予尝考古今历法五星行度唯留逆之际最多差自内而进者其退必向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