襞(bì)积重叠、堆积这里是说书上的字密密麻麻 胡仪部青莲仪
襞(bì)积:重叠、堆积,这里是说书上的字密密麻麻。
胡仪部青莲:仪部,礼部主事及郎中的别称。胡青莲:胡敬辰,字直卿,号青莲,余姚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历任江西驿传道、光禄寺录事。著有《檀雪斋集》。尊人:父亲,即胡敬辰的父亲胡维新(1534—1606),字云屏,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历任江西巡按御史、扬州推官、陕西布政使司右参政。中秘书:掌管宫廷藏书的机构。
精卫衔石填海:古代神话故事,语出《山海经》卷三《北山经》:“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王弇州:王世贞,号弇州山人。杨升庵: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四川成都新都区)人。正德六年(1511)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以诗文名于世,著有《升庵集》等。
笔冢:典出唐李肇《唐国史补》:“长沙僧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弃笔堆积,埋于山下,号曰笔冢。”
覆甓:当为覆瓿,指书没有发挥其价值。
丙戌:顺治三年(1646)。
作者在《诗韵确序》一文中也曾说到祖父的这部《韵山》,并谈及自己对诗韵的看法:“一韵之中,只有数字可用,余皆奇险幽僻,诗中摒弃不用者,多可删去。总之,用险韵决无好诗,查《韵府》必多累句。”
天童寺僧
戊寅,同秦一生诣天童访金粟和尚。至山门,见万工池绿净可鉴须眉,旁有大锅覆地,问僧,僧曰:“天童山有龙藏,龙常下饮池水,故此水刍秽不入。正德间,二龙斗,寺僧五六百人撞钟鼓撼之,龙怒,扫寺成白地,锅其遗也。”入大殿,宏丽庄严。折入方丈,通名刺。老和尚见人便打,曰“棒喝”。余坐方丈,老和尚迟迟出,二侍者执杖、执如意先导之,南向立,曰:“老和尚出。”又曰:“怎么行礼?”盖官长见者皆下拜,无抗礼,余屹立不动,老和尚下行宾主礼。侍者又曰:“老和尚怎么坐?”余又屹立不动,老和尚肃余坐。坐定,余曰:“二生门外汉,不知佛理,亦不知佛法,望老和尚慈悲,明白开示。勿劳棒喝,勿落机锋,只求如家常白话,老实商量,求个下落。”老和尚首肯余言,导余随喜。早晚斋方丈,敬礼特甚。余遍观寺中僧匠千五百人,俱舂者、碓者、磨者、甑者、汲者、爨者、锯者、劈者、菜者、饭者,狰狞急遽,大似吴道子一幅《地狱变相》。老和尚规矩严肃,常自起撞人,不止“棒喝”。
天童寺:在今浙江宁波,始建于西晋永康元年(300),有东南佛国之称,为我国五大丛林之一。
戊寅:崇祯十一年(1638)。
天童:天童山,在浙江宁波。作者在《夜航船》一书中有介绍:“天童山:在鄞县。晋僧义兴卓锡于此,有童子给役薪水,久之辞去,曰:‘吾太白神也,上帝命侍左右。’言讫不见。遂名太白山,又名天童山。”金粟和尚:园悟,字觉初,号密云,明代高僧。俗姓蒋,宜兴人。历主金粟、天童诸寺。其在金粟寺时影响较大,信徒尊称其为“金粟和尚”。
正德:明武宗朱厚照年号,1506年至1521年。
随喜:游览寺院。
- 食物保存需谨慎 法媒指出不宜用放冰箱的食物[图]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常识手册 上班时如何做好防护[图]
- 狐臭严重影响人际关系 推荐祛狐臭的小偏方[图]
- 桃林的尽头是溪水的发源地在那里发现一座山山上有一个小洞口洞里[图]
- 俗话说“水火不留情”要是某个家庭或地区一旦发生火灾得不到及时[图]
- 随后刘裕开始实践他收复中原的抱负公元年刘裕亲率大军北伐后秦北[图]
- 哑哑声乌鸦叫声旧说谓王氏兄弟对人行拱手礼同时口出声致敬叫“唱[图]
- 樱桃经雨 乎则虫自内生人莫之见 之用水一碗浸之良久其虫皆[图]
- 孔子说“被称为千里马的不是称赞它的气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 [图]
- 《续搜神记》 “晋武帝世 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采茗 遇一毛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