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安顺KTV招聘网 > 安顺热点资讯 > 安顺励志/美文 >  在攻守问题上《李卫公问对》提出了这样一些思想.攻守“同归于胜

在攻守问题上《李卫公问对》提出了这样一些思想.攻守“同归于胜

2022-09-22 23:37:06 发布 浏览 730 次

在攻守问题上,《李卫公问对》提出了这样一些思想:.攻守“同归于胜”。它说:“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同归乎胜而已矣”。这里明确说明,防御也是取得胜利的一种手段。这是因为,攻守是处于敌我双方之中的,“攻守一法,敌与我分为二事。若我事得,则敌事败;敌事得,则我事败。得失成败,彼我之事分焉。攻守者一而已矣,得一者百战百胜”。因此,它认为不能把攻守分割开来,“若攻不知守,守不知攻,不惟二其事,抑又二其官”。这就是说,如果“攻不知守,守不知攻”,则不仅把攻守看成是相互分割的两个方面,而且分割为两种不同的目的性,这就违背了“同归乎胜”的原则。.对《孙子》中“守则不足,攻则有余”作了新的解释。曹操曾对此有过解释,吾所以守者,力不足也;所以攻者,力有余也。”他主要是从力量的“不足”和“有余”来解释攻、守关系。《李卫公问对》则认为:‘守则不足,攻则有余’,便谓不足为弱,有余为强,盖不悟攻守之法也”。书中认为《孙子》这句话的正确意思是说:“敌未可胜,则我且自守;待敌可胜,则攻之耳,非以强弱为辞也”。这里从敌方的情况来说明攻守问题,也就是说,当“敌未可用”,即使我“力有余”,也不应攻,而应守;如“敌可胜”,即使我“力不足”,也应攻而不可守。.强调攻防的转化。这一思想,《李卫公问对》是通过对主、客这一对概念的论述而体现的。所谓“主”,即指自己防御的一方;“客”,即指主动进攻的一方。它提出:“变客为主,变主为客”,即变进攻为防御,变防御为进攻的思想。

除此而外,《李卫公问对》在治军思想和作战指导方面都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

《卫公兵法》现存者为清人汪宗沂的辑本,分上、中、下三卷,主要是论述李靖的军事思想,其内容有:

.“兵无备则不应卒”。《卫公兵法》极为重视战前的准备。文中曰:“若兵无备则不应卒,卒不应则失于机,失于机则后于事,后于事则不制胜,而军覆矣”。并进一步指出,对战前的形势要有正确的分析,即“明察而众和,谋深而虑远,审于天时,稽乎人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当战争发生时,便会犹豫不决,“及临机对敌,方始趑趄,左顾右盼,计无所出,信任过说,一彼一此,进退狐疑,部伍狼籍,何异趋苍生而赴汤火,驱牛羊而陷狼虎者乎”?其次,要做好军队的建设工作,“简练士卒,申明号令”,并做好应敌突袭的准备:“浚沟堑以防之,指山川以导之,召才能以任之,述奇正之教之”,“如此则敌人有雷电之疾而我亦有所待也”。

.“料敌制胜”,“明听其实”。“料敌”之说原出于《吴子》,《卫公兵法》对其作了进一步说明,即:“所谓料敌者何?对曰:料敌者,料其彼我之形,定乎得失之计,始可兵出而决于胜负矣。当料彼将吏孰与己和,主客孰与己逸,排甲孰与己坚,器械孰与己利,教练孰与己明,……以此揣而料之焉,有不保其胜哉!”怎样才能真正达到对敌情的认识呢?《卫公兵法》提出了一个正确的思想,这就是要在多方面“料敌”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的思考,透过现象,达到对敌情的详实掌握。还说:“但当明听其实,参会众情,徐思其验,锻炼而用,不得逆诈自听”。

.“战贵其速”和“与之持久”。与单纯讲求“兵之情主速”不同,《卫公兵法》认为在作战中是速战速决还是持久作战,都不是无条件的。它说:“或曰兵之情虽主速,乘人之不及。然敌将多谋,戍卒欲辑令行禁止,兵利甲坚,气锐而严,才全而至力,定可速而犯之耶?答曰,若此则当卷迹藏声,蓄盈待竭,避其锋势,与之持久,安可犯之哉!”这就是说,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不应“速而犯之”,而应“与之持久”,待敌我强弱之势发生变化以后再力求歼灭敌人,这一思想是很有见地的。

从总体上说,《卫公兵法》同《李卫公问对》相比,其思想的广度和深度都远不及后者,但在“料敌”、快速和持久等问题上的论述,却颇有独到之处。所以,汪宗沂说:“读者勿以其非定书不加讨究”,应该说它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太白阴经》亦名《神机制敌太白阴经》,旧题李筌撰,全书卷百余篇,是唐代一部重要的军事著作,《四库全书提要》把它同《李靖兵法》相题并论,说“此书与李靖之书无异”。该书内容较为广泛,李筌自己也曾说:“《太白阴经》者记行师用兵之事也,人谋筹策,攻城器械,屯田战马,营垒阵图,括囊无遗,秋毫必录”。

.“勇怯在乎法”的治军思想。《太白阴经》极为重视军队在战斗中的作用,它指出:“谋战者,权之事,而强在兵”。就是说坚强有力的军队是进行军事谋略和权变战术的现实基础。如何治军呢?它突出强调一个“法”字,即以法治军。在它看来,人的勇怯不是由天性所决定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最根本的是由“法”所决定的。它说:“勇怯在乎法,成败在乎智,怯人使之以刑则勇,勇人使之以赏则死。能移人之性,变人之心者,在刑赏之间,勇之与怯于人何有焉”?在这里,李筌通过批判先天的人性勇怯论,说明了法在“移人之性,变人之心”中的作用,为他以法治军提供了理论根据。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